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出口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累计出口额达12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9%。进入8月,这一势头依然不减,当月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出口额同比增长24.7%,达到15.3亿美元,单月出口规模保持高位运行。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部分传统出口品类承压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出口的亮眼表现,不仅彰显了“中国制造”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突破,也反映出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农业机械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首先,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纷纷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尤其是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地区,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亟待解决,对高效、智能、性价比高的农业机械设备需求旺盛。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凭借技术成熟、价格合理、售后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海外客户的青睐。
其次,我国农业机械产业近年来加快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的小型农机具向大型化、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延伸,特别是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同时,国内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建立海外服务中心、开展本地化营销、参与国际展会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农业机械出口的持续增长奠基。
从出口品类结构来看,2024年8月,我国农业机械各品类出口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其中,收获机械的表现尤为抢眼,成为拉动农业机械出口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收获机械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232.1%,延续了今年以来的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一惊人增幅的背后,是南亚、中亚、东南亚、东欧等地区对高效谷物、水稻、玉米等作物收获设备的迫切需求。我国企业推出的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具备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故障率低等特点,有效满足了当地农户对抢收季节高效作业的需求,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此外,拖拉机、耕整地机械、灌溉设备、畜牧机械等传统优势品类也保持稳定增长。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是我国农业机械出口的基本盘。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相关配套机械的需求持续释放,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全球农业机械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从区域市场看,我国农业机械出口正从传统的亚洲市场向更广阔的全球范围拓展。对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出口持续扩大;同时,在非洲、南美洲、中东欧等地区,中国农机品牌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种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增强了农业机械出口的抗波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机械出口的快速增长也对产业链上下游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特别是在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等方面实现突破,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同时,应完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的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耕地资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加剧,农业机械化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国和出口国,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出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总之,前八个月124.1亿美元的出口额和26.9%的同比增长,充分证明了我国农业机械出口的强大韧性与潜力。收获机械的爆发式增长,更是凸显了中国智造在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农业机械出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