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数据再传捷报,展现出我国高科技产业强劲的发展动能与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达1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不仅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更创下历年三季度进口额的历史新高。单看9月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4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月度进口新纪录,并实现连续21个月同比增长。这一系列亮眼数据,不仅反映出我国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旺盛需求,也凸显了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image.png

图片来源:摄图网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心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几乎所有高技术领域。其进口规模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升级速度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尽管我国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取得长足进步,但高端制程芯片、高性能存储器、先进模拟器件等关键产品仍需依赖进口。因此,集成电路进口的持续增长,既是我国庞大制造业体系对核心元器件刚性需求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加速的必然结果。

从增长动力来看,三季度集成电路进口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成为重要推手。202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领跑全球,每辆智能电动汽车平均搭载超过1000颗芯片,涵盖动力控制、电池管理、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等多个系统。对高端功率半导体、MCU(微控制器)、传感器和AI芯片的需求激增,直接拉动了相关品类的集成电路进口

此外,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的温和复苏、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5G通信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也为集成电路进口提供了稳定支撑。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对高集成度、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进一步推高了进口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集成电路进口不仅在数量和金额上持续攀升,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进口产品正从单一的通用芯片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专用芯片倾斜。例如,用于自动驾驶的毫米波雷达芯片、用于数据中心的高速光通信芯片、用于医疗设备的高精度模拟芯片等进口增速显著。这表明我国企业正从“能用”向“好用”“高端用”迈进,对全球顶尖半导体技术的吸收与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从供应链角度看,我国集成电路进口的稳定增长,也为全球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等主要芯片生产地均从我国庞大的进口需求中受益。这种深度的产业协作,不仅有助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也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尽管地缘政治因素导致部分国家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趋严,但市场规律和产业需求仍在主导着全球半导体贸易的基本格局。

面对持续增长的集成电路进口需求,我国正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体系。国家层面持续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推动“国产替代”战略在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等领域取得突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长江存储等企业在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进展。同时,通过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引进高端人才等举措,全面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经济深入发展、智能制造加速推进,我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将持续扩大。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集成电路进口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随着国产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进口增速有望逐步放缓,进口结构也将进一步向高端化、专业化演进。

总体而言,2025年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增长11.9%、总额达1142亿美元的优异成绩,不仅是一组数字的跃升,更是我国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它既反映了外部依赖的现实,也预示着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未来,唯有坚持开放与自主并重,才能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赢得更加主动的地位。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3月,是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10)的核心骨干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排名第281位、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4006-979-6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