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全国智慧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2024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麦建波受邀参加年会,主持“环保产业出海发展论坛”,代表协会签署“大湾区环保产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针对新形势下环保企业发展的相关痛点难点问题,会议特设环保产业出海发展论坛。麦建波主持论坛,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冯定坚、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副主任张海宏、广东绿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钟霞、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刚等嘉宾领导结合越柬泰三国之行考察收获、环保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交流了推动中国环保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与思考。
环保产业出海发展论坛
张海宏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副主任
产业出海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当地更需要实用的技术、产品。近年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积累了丰富的绿色环保国际合作经验,能为企业出海提供培训,传授经验教训。企业出海要摸透当地落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
冯定坚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
职业教育出海是大方向,国内职教体系完备、覆盖国民经济方方面面,品牌不断树立。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大局,职业教育产业出海,利于服务解决新兴发展中国家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服务国家外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进民生。同时也能对内赋能先进职教理念,促进国内职业教育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朱钟霞
广东绿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产业出海主要是产品出海,利用自身先发技术、产品成熟等优势。必须要有大的视野和格局,选择适合自己技术、产品出海的国家。要勇于尝试,建议抱团出海、合则共赢;要树立信心,主动出击走出去学习交流;要规避风险,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同时抱有竞争的思想准备。出海是历史的选择,要秉持开放、务实、创新的心态接受挑战。
刘刚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
苏美达平台能为国内企业出海在政策、法律和市场等多元化需求方面提供精准对接,为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制造商、采购商、物流合作方搭建渠道互通、资源共享的生态系统。建议中小企业出海要抱团出海,降低风险,同时要用国际化的视角开拓海外市场。
麦建波做小结发言,他表示广东环保产业是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广东环保产业环保业务营收从2012年的625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2099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9%,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全国排名第一。然而,当前环保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据最新统计,2023年度广东环保产业环保业务营收遭遇首次下降,约为1965亿元。2024年三季度抽样调查中,53.4%的企业营收下滑。
面对国内市场经营压力,产业出海究竟是战略选项还是应急选择?
麦建波认为,当前国内环保产业存量市场,正处于减污降碳、提质增效阶段,对企业研发投入成本高,中小企业在经营利润下滑的现状下,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广东环保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低端、准入门槛底,没有“护城河”,现阶段中小企业出海更多是作为应急的选择,以应对国内市场经营压力。协会接下来也将更多地举行类似的研讨论坛、出海调研交流活动,深入探索出海策略,助力中小企业,管控出海风险。
为积极贯彻二十大“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指示精神,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大湾区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举行了“大湾区环保产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产教融合项目签约仪式。
麦建波代表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香港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澳门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相关代表负责人签署框架协议。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