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近年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在疫情后复苏、区域市场分化、贸易壁垒升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尤其是近期美国加征对华关税的政策,为中国设备出口蒙上一层不确定性。然而,在危机中亦藏机遇——二手设备出海、新兴市场深耕、国产品牌崛起等趋势正悄然改写行业格局。

1746606113812_副本.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关税与认证壁垒:中国二手设备的“通行证”难题

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出口的痛点进一步暴露:缺乏EPA认证(美国环保认证)的设备难以通过海关,导致多数国产二手机被挡在门外(仅三一等少量新机通过认证出口)。即便日本二手设备利用关税豁免窗口调整运输计划,中国品牌短期内仍难突破北美市场。此外,欧洲的CE认证、中东的环保标准等,也持续抬高设备出口门槛。

应对策略:转向认证要求宽松、需求旺盛的非洲、南美和中亚市场。例如,非洲地区因中资项目带动,国产品牌二手机毛利率可达10%-15%,成为设备出口“避风港”。

区域市场图谱:谁在“收割”新兴市场的设备出口

非洲:三一、徐工等品牌认可度高,基建和采矿需求驱动二手设备流转,“一带一路”项目助力本地维修能力提升。

中东:偏好外资品牌(如卡特、小松),吊车需求旺盛但国产品牌二手设备认可度低,新机渗透是突破重点。

东南亚:小吨位国产新机崛起,印尼通过“新机二手名义出口”规避配额限制。

南美:基建需求稳定,混合接受国产品牌与外资设备,20-30吨机型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市场需求降温,而中亚因中吉乌铁路等重大项目启动,成为新兴增长点。

未来展望:如何破局?

政策敏感度:关注国四报废补贴、天然气车纳入政策范围等区域性机会;

场景深耕:新能源重卡聚焦短途固定场景(如港口、矿区),突破续航瓶颈前难撼动干线物流;

风险防御:警惕库存高企(如山东库存周期达半年)、运价低迷拖累置换需求。

贸易壁垒与市场分化之下,中国工程机械的全球化之路需更灵活的认证布局、更精准的区域策略,以及持之以恒的品质锤炼。无论是二手设备出海,还是新机攻占高端市场的设备出口,唯适者生存,唯强者恒强。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3月,是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10)的核心骨干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排名第281位、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4006-979-6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